一項最新調查顯示,超過3分之1的在美就讀的國際學生沒有任何美國好友,同時大多數國際學生希望能夠有機會與更多美國人建立更深厚的友誼。就區域而言,來自中國與東亞其他地區的學生結交美國人為朋友者較少,對於這種現況的不滿也最嚴重。

這項研究主要針對就讀於美國南部與東北地區10所公立大學、超過450名的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與教育學者的個案觀察所得相似。外國學生,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大學部學生,往往無法順利融入美國的課堂和宿舍生活。大學高層表示,不管是對外國學生或本地學生來說,這種狀況都非常棘手。

紐約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巴魯學院(Baruch College)傳播研究所副教授、同時也是本研究作者的Elisabeth Gareis,對此感到十分擔憂:「大學不但提供了不同文化交流互動的機會,同時也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自由建立友誼。假如錯過了這段黃金時期,要到哪裡去找同樣的環境呢?」不過,依據Gareis的調查結果,這樣美好的願景並未成真。

這項名為《跨文化友誼:原生區域與寄宿區域的效應》(Intercultural Friendship: Effects of Home and Host Region)的報告於本(6)月14日刊登於美國國家傳播協會所發行的國際與跨文化傳播期刊中。

來自德國、曾經也是國際學生的Gareis與10所公立大學的國際學生事務處連繫,招募願意參與調查、填寫線上問卷的國際學生。受訪者超過450名,包括大學部與研究所的學生,男女比例為一比一,問卷內容旨在瞭解國際學生與美國人的交流,總計跨文化好朋友的數量。參與此項研究的學生多數在美生活約2至3年左右。

調查結果顯示,總體而言,儘管百分之27的國際學生表示,擁有3個以上的美國好友,百分之38的學生則說,他們跟美國人沒有深厚的友誼。百分之17表示,有1個交心的美國友人,百分之18則有2個。

Gareis發現美國友人數量的差異,與學生的原生區域,也就是學生本身的國家和文化有顯著的關聯。來自英語系國家的學生,擁有3名以上美國好友的比例最高,而來自東亞地區的學生則表示生活交際圈中沒有美國友人。受到樣本數量的限制,本研究主要依照區域而非國家分類,其中來自東亞地區的受訪學生者占百分之30。

就國際學生和美國人之間的交友狀況以及好友數量的滿意度而言,來自北歐與中歐的學生滿意度最高,來自東亞者滿意度最低。百分之50的東亞學生認為自己的美國好友不夠多,百分之30認為和美國朋友間的友誼不夠深厚。整體而言,超過百分之38的國際學生希望能夠增進對於美國人的認識,結交更多好友,百分之27則表示,希望能深化彼此之間的友誼。

Gareis也比較了大學的地域分布與國際學生交友狀況間的關係。她將這10所公立大學分成紐約市、東北非都市地區,以及南部非都市區。就讀於東北地區的國際學生,與南部地區相比更不容易交到朋友,想要發展友誼、成為知交也往往未果。在大都市就學的學生對於交友狀況的滿意度較低,反而在規模較小的大學城生活,比較容易與美國人打成一片。

此外,這項研究結果指出,百分之46的受訪學生認為友誼受阻主要由於內在因素,像是個性靦腆害羞,或是英語能力不足所致。不過百分之54則認為美國學生的態度才是關鍵。一名國際學生這樣寫道:「我希望美國學生對於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事、物,能夠更具同理心、兼容並蓄。」另一名學生則指出:「我沒有預料到跟美國人做朋友這麼困難。我常常不知道該跟他們談論什麼話題,而他們好像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Gareis認為這種現象可能與文化差異有關。美國社會著重獨立的個體,歐洲與英語系國家也有類似的文化傳統,然而亞洲社會卻對社會關係與群體的概念非常重視,因此來自東亞的學生面對美國強調個人界線、獨立自主的精神,以及不甚緊密、較為淺層的友誼觀,自然會產生適應上的問題。

由於近年來美國校園裡的外國學生,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大學部學生持續成長,跨文化交流受阻的現象,自然成為許多教育學者的隱憂。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今(2012)年3月的學生報內容,將中國學生直接稱為「潛在敵人」,同時主張,國際學生若來自外交立場不同、對美國不友善的國家,根本沒資格在美國公立大學求學,學生之間對立的緊張情勢一觸即發。

為了緩和尖銳的氣氛,堪薩斯州立大學國際事務處代理副處長Marcelo Sabates表示,校方正在設計一系列的活動與課程,希望藉此促進文化交流。Sabates指出,這項爭議也有其正面的影響,促成了美國學生與國際學生這2個團體間理性對話的契機。

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國際學人交流中心主任Peter F. Briggs表示,單就中國學生而言,每年增加的數量就已經非常驚人,去(2011)年秋天入學的大一新生中有800名來自中國,而今(2012)年的數字可望繼續增加。為了增進中國與美國學生的交流,校方不僅為外國學生專門設置生活學業輔導員,幫助他們適應美國的大學生活,同時實施對話夥伴(conversation partners)制度,也錄製了一系列關於跨文化差異的影片。即便如此,Briggs坦言:「學生間的隔閡還是很難消弭。」

資料來源:教育部電子報517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P國際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