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攸關英國後期中等教育進入高等教育的重要考試制度,A-level預期未來兩年將會有重大變革。教育大臣麥可‧戈夫(Michael Gove)近日在寫給「英格蘭資格及考試監督辦公室」(Ofqual,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的公開信內容表示,目前A-level的考試實質上已經無法對學生的學術程度做出明顯區分,另外則是因為A-level考試由於考題形式造成學校教師教學的不正常化。
     

  A-level早在1950年代初期開始實施,目的是對於後期中等教育的畢業生進行測驗,測驗結果為申請大學入學時的依據之一。隨著時空演變,A-level的考試制度及核心知識目前為教育部在主導,至於考試科目及試卷問題則由教育部底下所專轄的考試委員會在辦理。戈夫希望未來於2014年能夠將試題命題的主導權重新回歸到大學,尤其是那些英國境內的頂尖大學。BBC報導指出,雖然這項改革是針對英格蘭境內英文、數學和科學此三科目進行的改革,但是影響將會擴及到全英國境內的所有科目。
     
  戈夫認為現在的考題並無法測驗出學生的真正實力,反而像是「勾選式的測驗練習」(tick-box exercise)。戈夫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其論點主要來自「劍橋評鑑」(Cambridge Assessment)(註1)最近所做的一項調查。這項針對英格蘭境內共633所高等教育學術機構所做的調查發現,大學講師長期觀察認為學生們普遍在學術論文寫作、獨立研究、批判性思考這三項表現上相當不及格。甚至有60%的受訪教師指出該校設有所謂的「加強班」(catch-up classes)幫助大一新生加強原本應該在中學就必須具備的學科能力與知識。
     
  此外,受訪者也指出目前A-level的試題過度簡單,且出題來源僵化,導致教師容易抓題;惡性循環的結果使得高中老師的教學完全考試化導向,因此諸多受訪者建議未來A-level考試的試題應該採取更開放的試題論述來取代目前現有的單一標準答案問題。除了試題的方向應有所調整之外,戈夫以及受訪者均認為未來應限制學生重考(re-sit/retake)的次數,以及在學期中不斷舉行A-level和相關考試進而影響一般教學的不正常現狀,例如就有老師反應曾有一位學生總共考了A-level的數學科目共29次。
     
  另一份由Ofqual針對71所大學學術機構所做的訪談,除了大學教師外,同時也包含了業界代表以及A-level教師,得到的結果幾乎與「劍橋評鑑」的報告雷同。尤其受訪者均一致強調大學應加強學生研究能力、論文寫作、以及找尋相關文獻資料的能力,而這些是目前A-level測驗所無法達成的。
     
  雖然戈夫點出目前A-level的缺失,也急欲在未來兩年內改進,然而反彈聲音並非完全沒有,例如「羅素大學集團」(The Russell Group)就認為此舉將加重大學的負擔,包括時間及經費都會是一大問題;全國教師會(NUT,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則認為教育部此項政策又是典型的「由上到下的政令」(top-down initiative),完全忽視到基層教師的聲音,教育大臣應該多到學校走走瞭解教師以及學生的想法,否則此項改革最終還是無法撼動現在學校裡頭教學的不正常化現象;至於其他高等教育集團,例如「1994大學集團」則認為戈夫強調未來要委由頂尖大學來負責考題內容以及方向等等,無疑是挑明要獨厚「羅素大學集團」(此集團底下的大學幾乎在大學排名上都名列前茅),直接將資源整個挹注到該集團底下的大學,此舉對其他大學而言相當不公平。此番說法也意外挑起兩個大學集團原本就有的心結。
     
  戈夫未來會如何去改變A-level的考試作法,目前已經成為各方相當受矚目的焦點。

註1:劍橋評鑑(Cambridge Assessment):此組織為劍橋大學底下的一個研究部門,與牛津大學及「英國皇家藝術學會」(RSA,Royal Society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Arts, Manufactures and Commerce)負責OCR(Oxford, Cambridge and RSA)考試委員會的運作,執行考試與頒授證書任務。除了OCR之外,英國境內尚有五個考試委員會在不同地區執行同樣任務,包括:AQA、CIE、CCEA、Edexcel以及WJEC。

資料來源:教育部電子報51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P國際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