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教育部電子報490期  

  根據英國衛報表示,在野黨工黨十月剛上任的影子內閣教育大臣史蒂芬‧瑞格(Stephen Twigg)日前對於英國日漸下降的中學學習外國語文人口感到憂心,他認為外國語文的學習對於學生未來國際適應能力、外語學習時對於思維邏輯的開拓、文化的刺激與自己英國文化的反思有很大的幫助,應該重新受到重視,而非因為英文已經成為世界首要普遍用語而對於語言學習產生停滯狀態。

  史蒂芬‧瑞格(Stephen Twigg)舉了今(2011)年英國中等教育普通測驗考試(GCSE)為例,因為法語向來是英國人外語學習的最大宗,但今年參與法語科目測驗應考人數僅十五萬四千名學生,相較於2004年的三十萬人,足足少了近一半的人數。這數年來之所以中學生學習外語人口急劇下降的主要因素在於2003年工黨執政時,在修改國訂課程時,將中學的外語學習從必修改為選修,在現今課綱各科目競爭時數的情況下,外語課程因此失去原本優勢,修習人數日趨減少,多數學校也不再配有相關師資與資源。

  以一間曼徹斯特的中學為例,根據調查,每一百位學生中,只有十五位參與了中等教育普通外語測驗(GCSE in foreign language),多數學生在得知外語並非中學必修科目時,樂於放棄學習另一項語言的機會,葛瑞絲‧哈洛(Grace Hallow)與山姆‧馬特雪德(Sam Mottershed)是少數在學校裡繼續修習法語課的學生,前者表示:我的父親曾告訴我,他很後悔他在中學時放棄了學習法文,學會法文對將來求職是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後者則比較起法文課與其他學科,他認為語言學習比起其他科目,例如體育科,藝術等,難度都高上許多,多數學生也不覺得學習語言有任何有趣的地方。

  從以上觀察可知,外語教育在英國已經有了很嚴重的危機,已有數十位學者多次建議政府應該重新正視此問題,另外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以及倫敦政經學院(LSE)學者也書面聯署表示希望振興外語學習的風氣。牛津大學德國文學學者海倫‧瓦特拿比歐凱利(Helen Watanabe-O'kelly)表示:當其他歐洲國家在中小學已經要求學生學習至少兩種語言時,我們的課程綱要卻告訴學生會說英語已經足夠了,並且政府把外語變成選修的作法,更加深了英國長久以來的階級不平等問題,在公立學校(state schools)依循國訂課程的情況下,公立學校學生不具有學習外語機會,也只有少數學校會額外增加外語課的選修機會,但在強調菁英主義的私立貴族學校裡,外語仍舊被要求,甚至還加入日文與中文課程以提升競爭力,這項政府教改措施無異加劇了社會階層差異,擴大中下社會階層學生的既有弱勢。

  倫敦政經學院(LSE)語言中心主任尼克‧波恩(Nick Byrne)也期盼保守黨政府能重新思考這項教育政策,他認為外語學習就像學生學習英文與數學一樣,是教育的核心之一,使外語成為必修科目並不是期待培養數百位語言學家,但它具有一種宣示作用,期許學生成為一位全方位且全球化公民的期待。

  提到全球優勢,衛報更引用一項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普查結果,數據顯示在二十五個接受調查的歐盟國家中,英國在使用外語能力方面為排名倒數第二,僅勝過匈牙利,唯有百分之三十的英國人有足夠能力使用外語溝通,此數據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形見絀,特別是荷蘭有百分之九十一的人具此外語能力,丹麥為百分之八十八,以及德國百分之六十二,法國的百分之四十五。其中德國從1960年代起,便將外語成為中學必修科目、瑞典則更加重視外語學習,學生從七歲開始學習英語,到十一歲時要求學生選擇第二項外語,例如德文、法文與西班牙文,至於第三外語才被列為中學的選修科目。即便是同樣為英語系國家的美國,在中學以前階段也都明列外語為必修科目,並且加上日漸增加的西班牙語系人口,西班牙文以及其他外語學習風氣,都遠勝於英國,在此情況之下,英國學生的國際競爭力可能因此日益示微。因此,工黨教育大臣史蒂芬‧瑞格(Stephen Twigg)期目分未來能彌補過去這項政策失誤,讓英國學生能更具備國際溝通、迎接不同文化衝擊的挑戰。

編按:
  上一代的爸爸媽媽雖然處在資訊不是很豐富的時代,但至少都能精通中文與台語,現在的小朋友資訊豐富,但能夠流利地使用兩種以上語言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小編認為,與其拼命地要小孩子學英語,還不如在小學中年級以前,讓小朋友精通自己的方言──客/台/原語。等到高年級再學習第三種語言。(想當年小編也是小六才開始學英文的~)
  語言之間多多少少會有共通性,精通一種語言之後,有時可以借助舊的來學新的。我們可以透過語言學習來認識文化的根本,它將使我們擁有更廣大的視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DP國際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